近年来,我市社会保障工作大力推进制度建设,加快完善政策体系,扎实抓好基础建设,全面提升服务水平。市社保处被评为“全国劳动保障优质服务窗口”,市工伤保险处获得“全国劳动保障优质服务窗口”和“全国青年文明号”等多项殊荣,市医疗、失业保险也受到了不少表彰;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入选“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和推动岳阳经济社会发展十件大事”。我局在民本岳阳建设考核中连续4年在市直同类单位中蝉联第一,为民实事工作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,行政绩效、综治维稳等年年被评先评优,有些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影响,仅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就对我市实施医保“驻院代表服务”制度、开辟农民工工伤保险“绿色通道”以及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、为失地农民送技能送岗位活动、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等作了6次报道。
一、社保覆盖范围由城到乡,实现历史性突破。全市企业养老保险有38.6万人参保;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有12.9万人参保;失业保险有25.6万人参保;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0.6万,比2007年增加11万人;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捆绑式推进,参保人数37.6万,比2007年增加7万人;工伤保险有38.6万人参保,人数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。当前,我市社会保险进入统筹城乡的改革攻坚期、加速推进期、重大突破期,覆盖面不但从国有企业向非公企业、从单位职工向灵活就业人员扩展,而且由城镇扩展到了农村。2008年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,现在登记参保人数达102.8万,全市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163.4万,再加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,医疗保障率先实现城乡全覆盖。2009年4月,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敞开政策大门,全市有5509人参保;从去年11份开始在平江县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,有42.3万人登记参保,12.7万农村老人领取养老金4530万元;2009年8月,制订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,今年7月1日首先在云溪区启动实施。工伤保险在全国率先破解了农民工参保缴费的难题,目前有近10万农民工参保。城镇扩面稳步推进,农村扩面如星火燎原,来势迅猛。
二、基金征缴规模由小到大,实现几何级增长。1996-2009年,全市累计征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64.9亿元,其中2006-2009年累计征缴35.4亿元,年征缴额4年翻了一番。医疗保险启动10年来,全市累计征缴基金26.7亿元。失业保险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共征缴基金2.2亿元。工伤保险今年半年时间征缴基金3533万元,完成政府年度任务的131%。全市“五险”基金年征缴总额,2007年为17.4亿元,2008年为21.5亿元,2009年为23.3亿元,今年1-7月就达16.8亿元,占全年任务的90.7%,增长势头强劲。面对巨额社保基金,我们狠抓基金监管,基金规范运作率和安全完整率均达100%。
三、待遇支付水平由低到高,实现跨越式提升。从2005年到2010年,连续6年实施养老金调待,全市16.3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养老金从515元增加到1033元,增长1倍,其中市本级达到1239元。失业金发放标准今年大幅提高,从487元提高到609元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消费平均报销比例由62%提高到74%。生育保险统筹项目内计划生育分娩费用实现全额报销。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稳定增长,累计为3.7万人次工伤职工支付费用1.5亿元,2009年3月份曾为参保农民工刘京瑞支付150万元工伤医疗费用,被誉为“三湘第一单”。
四、经办服务手段由弱到强,实现根本性转变。首先,经办机构和服务人员素质整体提高。2006年以来,我们大力开展“创新年”、“能力建设年”、“忠诚履职年”、“管理服务年”、“文化建设年”主题活动,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作人员素质与公共服务要求不太适应的问题。其次,硬件环境明显改善。投资4000万元的劳动力市场已投付使用,社保处服务大厅重新进行了改造装修,五大险种经办服务环境大大改善,上百个服务窗口基本实现“低柜台、零距离、集约化、一站式、一条龙”服务。第三,“金保工程”得到有力推进。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实现升级改造,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实现更新,工伤保险信息网络建设基本达标。医疗生育保险完善计算机管理系统,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结算、住院“一卡通”,并在全省率先实施异地住院结算“一卡通”工程。
这几年开展社会保险工作,我们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如下三条原则:一是始终把社会保险置于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加以推进。每当企业破产改制,社保工作组都在第一时间进场,力争以最快的速度、最高的效率,为企业分忧,为职工解难。医疗保险将6.9万破产改制企业退休职工纳入了保障范畴。工伤保险为市直152家改制企业的1656名“老工伤”人员提供了工伤待遇保障。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,全市共为25.2万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2.6亿元。二是始终把社会保险置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中加以考量。我们把保支付、保发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。养老保险自1996年来累计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87亿元,目前全市所有离退休人员都能在每月25日前足额领取当月养老金。医疗保险4年来共办理特殊病种门诊患者1.4万人次,全市每年支付特殊门诊医疗费1521万元。大病互助医疗机制为大病患者解决了大额医疗费用,有的患者一年报销额达17.9万元。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问题的解决,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。三是始终把社会保险置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变局中加以谋划。2009年,我们根据宏观经济下滑的严峻态势,全力落实社保费减缴和缓缴政策,全市为此减收医疗、生育保险基金5000多万元,市属困难企业为此缓交的养老保险费达3700万元左右。同时,还从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1340万元对73家困难企业进行补贴,保证了10多万人稳定就业。